傀儡师乔布斯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的引介方式:一种可以被称作“时间租赁”的合作。Chloe Zhou 同学许诺给我一点时间帮 Apple4.us 翻译一篇稿子,我根据她的时间找到了相应长短的、我们觉得有价值的文章。她大概用了3个小时完成了所有工作。

我不知道“时间租赁”这种模式是否可能被更广泛的应用:任何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有一定自信的 Apple4.us 读者都可以写信给我们(talk [at] apple4.us),告诉我们近期内你愿意分享给我们的一段时间,以及你的英文能力、你平时关注的话题(技术?商业?网络?……),我们寻找相应的好文章,完成译介。

这样最表面的好处是,能够避免一些热心参与 Apple4.us,但翻译的原稿与我们的编辑要求有所偏差,最终导致浪费。当然,更根本的意图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博客媒体,我们仍愿意尝试更多“更有效组织用户创造内容”的方式。

如果传统的BBS方式很容易因创作者水准不一而被“劣币驱逐良币”,而博客又是一个太宾主分明的表达方式,我们愿意结合两者的优点,重视编辑选择,同时强调读者的参与感。(说实话,我内心一直对曾经参与翻译《硅谷革命》的同学深表愧疚,因为缺乏经验,一时间调动了很多同学的精力和时间,但我们的校对速度并未跟上,导致很多篇翻译好的文章迟迟未能发表。但这件事我们一定会加速完成。)

这次合作的产物是一篇旧文:一流科技作者 Robert Cringely 去年9月的一篇专栏。他谈的话题是 iPhone 从599降价到399那次他的分析,但涉及了一个很有趣的八卦:乔布斯和盖茨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分析了乔布斯的心理模式,我觉得相当有趣。

傀儡师:乔布斯,爱他?恨他?但不要忽略他!
作者:Robert X. Cringely
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从来没有在专栏里大段引述过自己之前说过的话,不过,这周苹果iPhone大幅砍价,就需要我这么干。下面是我在2002年写的一篇专栏的开头。

1999年,《名利场》派我写个关于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之间关系的故事。虽然我都知道他倆,但是我知道的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在一起的他们,所以我想多了解一点他们是如何相处的。但我唯一的线索是来自很久以前《财富》上他倆联合做的一次采访。盖茨说,当他们在一起,乔布斯总是指挥他。太难想象有谁能使唤比尔·盖茨!我需要知道更多一点。

所以我去联系了乔布斯,问他是否能匀一点时间,就谈谈他和盖茨的关系。乔布斯的第一反应,就是给我们《名利场》总编打了个电话聊这个故事。这让我对乔布斯有了点想法:我猜无论什么时候乔布斯的孩子在学校里有了麻烦,他肯定不会打电话给老师,而是直接打给学校督导,那还得是在教育部长不小心出了门的情况下。简短的谈判之后,乔布斯答应接受采访了,但条件是我得先和盖茨聊。

无论从各方面看,无论盖茨还是乔布斯都不接近于大家所定义的“普通人”,但是关于程序性事务,盖茨比乔布斯更常人化一点。大约差不多花了一个月时间的安排,我最后有和盖茨一小时的谈话时间,而且只谈他和乔布斯的关系。我到现在还有这个采访的磁带,真是非常有趣。不过,我已经承诺不会为各种其他项目使用这盒磁带,所以它还保存在我的防火保险箱里。

乔布斯承诺的采访最终没有发生。他的理由是,反微软垄断案已经到了一个节点,在这个时候,他去评论盖茨显得太鲁莽。等这个案子结束了再说(反垄断案和地狱结冰,谁知道哪个先完)。

可能我猜想有法律方面的原因所以不能开口,但事实上,我真的怀疑这是否真是个问题。更可能的是,乔布斯只是喜欢怠慢世界首富。这就是典型的乔布斯,我应该预见到这一点。我和总编都应该是。所以《名利场》策划的这个故事也成了泡影。

盖茨采访中提到一件事,他完全不能理解乔布斯为什么会回到苹果。“他为什么会那么做?”盖茨问。“他应该知道他永远也赢不了。”

好吧,让我们回到2007年。在采访盖茨,以及被乔布斯耍了一把的8年后,那个问题还是一样,“他为什么会那么做?”答案还是一样:因为他能赢。

这周关于 iPhone 降价的事件中,苹果在惩罚那些最忠实的用户:在发布产品不到3个月的时间,它将8G的 iPhone 从 599 美元降到 399 美元,这就是典型的乔布斯。这不是偶然。这也不是粗心。这是精心考虑过的,严密制定的市场策划,还有自我满足。在乔布斯的脑子里,这件事完全没有负面,一点都没有,——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像你和我。

现在,让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个事件。苹果宣布了一系列 iPod Touch 主导的 iPod 产品。在演讲最后之最后,乔布斯宣布 iPhone 要降价。为什么他要等到最后?因为他知道这则消息带来的巨大冲击会模糊人们对其他新品介绍的注意力。他知道这会带来争议。所以什么“乔布斯丧失了对世界的感知力”的理论到此为止吧。

他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他要降价?我这里没有内部消息,但对我来说很明显:苹果在刚开始以 599 美元发布 iPhone ,在早期使用者上榨取了不少,但这也抑制了需求,所以这个价格就掉到 399 美元(这才是真实价格),这样就能刺激需求。现在这款产品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而且相比较而言,没有bug。之前至少50万 iPhones 以 599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意味着苹果拿到了额外1亿美元的利润。

要是真没有抱怨,苹果也就真不当回事了。但乔布斯料到会有抱怨,并早就准备好如何应对——价值 100 美元的苹果店优惠券。这也不是下意识的条件发射。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大家。苹果口袋里留下额外的5千万美元,而顾客拿回5千万。不过,真是这样吗?有些顾客根本就不会去用那些苹果店优惠券。那些兑现的人,买的东西几乎都超过100美元。而且,更重要的是,在 AT&T 商店购买 iPhone 的用户因此第一次走进苹果店里,以后他们可能去的更多。即使将未兑现的优惠券以及苹果店零售成本考虑进去,这一另类行为也就让苹果在每个顾客上出了50美元成本。

最后,苹果还是赚了 7500 万美元,这对乔布斯来说很重要。

每个人和乔布斯的态度都是爱恨交加。顾客买苹果的产品,是因为他们欣赏乔布斯的设计能力和市场感觉,但他们也有他们的观点以及需要——这两者,乔布斯(就此而论,大概任何CEO)都不顾。

所以,乔布斯扇了他的顾客一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苹果获得了价值数千万的免费宣传——虽然 iPhone 已是世界上最热的智能手机:它在2007年底估计能销售 200 万台,远远超出100万的预期。乔布斯虽然故意疏远了最好的追随者,但又有机会把他们唤回来。他最后成功地将数百万顾客俘虏,就像手下每一个重要的苹果员工一样,让他们享受着交替的诱惑和折磨。这件事上,折磨已经结束,诱惑将在下月登场。苹果的 OS X 10.5(Leopard)将上市——这是苹果最后一次针对圣 诞节的机会。等着看1到2款Leopard之外的新产品——这种惊喜会让我们再一次充满幻想地看着乔布斯。

乔布斯行事如此,就是因为他能。这又一次证明他能牢牢控制苹果以及苹果用户。这与乔布斯的自我有很大关系,而和商业关系不大,虽然这两者在乔布斯身上很难加以区分。

有一点关于乔布斯的很重要(这篇专栏中唯一可能烦到他的一部分):乔布斯大部分的商业行为都是对1985年解雇事件的反应。

在那时候,乔布斯是一个任性的,毫无顾忌的产品创造者,但他对利润不是那么感兴趣。他把自己置于 John Sculley 的对立面,等着苹果董事会炒掉 Sculley,拥立自己为CEO。但他没能得到这个位置是因为董事会不相信他会创造数字。他们是对的。1985年的乔布斯是个非常糟糕的管理者。然而,董事会还是错了,他们以为乔布斯在技术方面的远见可以被 Sculley 所代替。

那次羞辱之后的22年来,乔布斯一直努力在证明:1)他可以创造数字(他确实做到了——苹果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电脑公司);2)他比 Sculley 这个所谓的营销天才更会营销。拥有对产品的远见相对容易。乔布斯能不费多大力气推出这些产品,而且一但他开始做,他没法让自己不那样。着了魔一样。于是,他把主要的大把力气放在管理和市场上,偶尔,还用于去攻击那些接近苹果的对手。

回到1999年采访中盖茨对乔布斯的那句话:“他必须知道他可能永远不会赢。”

我想乔布斯不会知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