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读] IT 公论不鸟万书评:Understanding Apple Music the Hard Way

本文系 2015 年 7 月 3 日的《IT 公论》不鸟万书评。不鸟万书评每周五通过电邮发送给所有《IT 公论》的会员,如果你不想和真正的前沿科技文化生活脱节,请考虑成为《IT 公论》会员,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

目前为止的各期不鸟万书评写到的书目如下:

酷而不炫(2015.03.20)
The Dot-com City: Silicon Valley Urbanism, by Alexandra Lange, Strelka Press 2012

We can have nice things (2015.03.27)
Becoming Steve Jobs, Brent Schlender & Rick Tetzeli, Crown Business, 2015

我们都不懂社交网络 (2015.04.03)
It's Complicated: the Social Lives of Networked Teens, danah boy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物联网和共产主义(2015.04.10)
The Epic Struggl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ruce Sterling, Strelka Press, 2014

过期的人体(2015.04.16)
Escape Velocity: Cyberculture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人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2015.04.24)
Escape Velocity: Cyberculture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音乐家很早就不再重新发明轮子并把轮子封装起来了(2015.05.01)
Any Sound You Can Imagine: Making Music / Consuming Technology, Paul Théberg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艺术游戏与游戏的美学(2015.05.09)
Works of Game: On the Aesthetics of Games and Art, John Sharp, The MIT Press, 2015

在修 bug 中度过余生(2015.05.15)
Mindstorms: Childre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 Seymour Papert, Basic Books, 2nd edition (1993)

谁是本雅明的接班人?(2015.05.22)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 Walter Benjamin, Belknap Press, 2008

无睡眠人生(2015.05.29)
24/7: Late Capitalism and the Ends of Sleep, Jonathan Crary, Verso; 1st edition, 2013

写作的未来(2015.06.05)
MFA vs NYC: The Two Cultures of American Fiction, Chad Harbach (Editor), n+1, 2014

新工具还是新内容?(2015.06.19)
Creativity Inc.: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 Ed Catmull, Random House, 2014

技术就是政治(2015.06.26)
To Our Friends, The Invisible Committee, semiotext(e), 2015

Understanding Apple Music the Hard Way(2015.07.03)
How Music Got Free: The End of an Industr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nd the Patient Zero of Piracy,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万维网的守护者(2015.07.10)
Glut: Mastering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Ages, Alex Wright, Joseph Henry Press, 2007

粗糙男人的终结(2015.07.17)
The End of Men and the Rise of Women, Hanna Rosin, Riverhead Hardcover, 2012

历史是实用主义的解毒剂(2015.07.24)
Fearless Genius, Doug Menuez, Atria Books, 2014

昆乱不挡(2015.07.31)
Words Onscreen: The Fate of Reading in a Digital World, Naomi S. Bar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How Music Got Free》的出版时间准得近乎诡异。六月八日,苹果召开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略显不合时宜地宣布了自己的音乐流播服务 Apple Music 将于六月底上线的消息。一周后的六月十六日,这本书就进驻了各大实体与电子书店。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任何关心音乐未来的人都会立即被书名吸引。妳看,连一直坚持音乐文件要一首首单卖的苹果,现在都推出自助餐/听到饱/「放题」式的流播服务了。音乐真的几乎免费了呢。

但是,请不要把书名里的 how 理解为「究竟为什么会这样」。《How Music Got Free》是关于数字音乐媒介史的报告文学,它是一本故事书,而不是经管书或理论书。

Stephen Witt 的写作动机来自一个问题:我这么多年下载的盗版 MP3 究竟是怎么来的?是谁抓的轨?由谁上传到什么地方的?我当年或许是从 Napster、Soulseek 或 Kazaa 下载了某张专辑,但世界上第一个把它从 CD 转制成 MP3,再上传到互联网的是谁?她的动机是什么?

在大部分人的想像中,盗版音乐文件的交换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全球性行为。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出于单纯的分享动机,在一个个 p2p 网络上夜以继日地交换着文件。这也是 Witt 最初的想法。但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调查与采访,他发现了完全违反直觉(但或许符合「二八定律」)的真相:大部分的盗版 MP3 都出自少数几个盗版音乐分享组织,而曾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宝丽金 CD 工厂工作的 Doll Glover 和名叫「Rabid Neurosis (RNS)」的线上盗版音乐分享团体就是其中的最重要节点。

Witt 延续了强有力的老派非虚构叙事传统。本书的目录并不标明章节内容,只是简单地「第一章」、「第二章」按序号排列。妳没有办法跳着读;作者和编辑要求妳从头开始耐心地、线性地听这个故事。Witt 设计了三条主线,分别以 MP3 压缩算法的发明人 Karlheinz Brandenburg、Doll Glover 以及现任索尼音乐 CEO Doug Morris 为线索,采用了梅花间竹的方式按章节穿插叙述。各种线索忽隐忽现,如侦探小说一般扣人心弦。在他笔下,MP3 压缩算法背后的团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美剧《硅谷》中的虚构创业公司 Pied Piper 如出一辙(后者也是做压缩算法的),几乎要让人怀疑 MP3 团队的故事就是《硅谷》剧本的原型。


我对《How Music Got Free》的主题有不少私人感情。和作者 Witt 一样,我也有过在各大音乐共享社区全天候下载的经历。在 2003 – 2006 年间,我甚至还参与了一个和 RNS 类似的组织:Homie 3。RNS 以 IRC 为主要沟通管道,Homie 3 则先后跑在 Hotline 和 KDX 这两个如今鲜为人知的文件传输网络上。在其最鼎盛时期,Homie 3 的会员人数大概也不超过一百,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实验音乐盗版分享基地。其成员甚至包括英国电子音乐家 Scanner(Robin Rimbaud),以及 Ubu.com 的创始人 Kenneth Goldsmith。我当然也记得廿一世纪初在 Soulseek上廿四小时挂机下载的时光,以及那个唯一拥有全套 Merzbox 但永远排不上队的 ID。

对于和我以及 Witt 有同样经历的人,《How Music Got Free》是一次怀旧的借口,但也是对个人历史的梳理。但这本书还有更加普世的价值。

Apple Music 的面世对于音乐产业毫无疑问是又一次震动。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 Spotify、Rdio、Rhapsody、Pandora 等创业公司为听到饱的音乐流播服务开辟了道路,但苹果的品牌价值、业界地位,加上 Apple Music 作为预装软件的身份都令人无法忽视这个后来者。

在无数关于 Apple Music 以及音乐流播服务的论述里,传统唱片工业以及音乐家(「内容方」)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视为学不会新把戏的老狗或是只考虑利润最大化、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家伙。更可笑的是,这些人居然以为自己在这个美丽新世界可以继续扮演品味仲裁所的角色,全然看不到在这个复数化的社会里,谁也没资格说自己的品味高于她人。全知的软件算法将(或者已经)取代音乐杂志、电台和批评家。妳再也不需要谁谁谁来告诉妳什么是好音乐,因为我们的软件最懂妳!只要妳勤于点赞、多拉歌单,算法就能源源不绝地为妳吐出妳最爱的音乐。技术创业者们如此认为。

如我多次在《IT 公论》中暗示的,这是一种从各个层面看都十分幼稚的观点。在没有历史观的技术主义者看来,技术的演化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的确,她们更爱使用「进化」这个带有错误暗示的译名。)但任何东西的演化路径上都少不了回头路和死胡同,停滞不前也是常态。看过 Witt 的叙述就知道,尽管 MP3 发明人之一 Brandenburg 的导师在几十年前就认定音乐文件压缩算法在未来一定是用于流播,而非文件存储,但 MP3 在当年的标准争夺战中败给了 MP2。它后来的流行,却是阴差阳错地和网上的盗版音乐共享小组有关。技术产品发明人的意图总是好的,但结果却会被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左右。「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发明未来」是一种修辞上的胜利,但未来从来就不是在实验室里被发明出来的。

强调数据驱动的技术人可以很方便地嘲笑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但事实上,《How Music Got Free》的主角之一 Doug Morris 恰恰就是一个用数据思考的典范。在销售数据远不如今天容易获得的 1960 年代,在唱片厂牌 Laurie Records 工作的 Morris 注意到马里兰州的小城 Cumberland 有唱片店大量订购 Music Explosion 乐队的「Little Bit O' Soul」。所有人都没有留意这个细节,但 Morris 问采购部的同事要来了唱片店的电话,向店主问明了原由。原来,当地的一位 DJ 在电台里频繁播放此曲,导致销量大增。Morris 遂要求同事在全国各地的电台力推此曲。截止到 1967 年底,这张唱片卖出了过百万张。

Witt 写道:

Morris 永远忘不了他的第一张金唱片。他开始信任市场调研的力量,而非音乐专家的意见。有时甚至他自己的耳朵也要屈从于市场数据。让星探部门去挖掘乐队吧,让她们去泡夜店、去爱上那些小样吧。让她们去猜测下一个趋势,去假装自己对于「Next big thing」有什么了不得的「insight」吧。从现在开始,Morris 要挖掘的不是艺人,而是采购部的同事。

在几乎所有全球音乐巨头担任过高管的 Morris 五十五年前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妳还觉得数据驱动对于音乐产业是新鲜事吗?

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去看 Apple Music,很多事情就非常清楚了。为什么 Apple Music 要做全天候廿四小时播放的 Beats 1 电台?因为 1960 年代的唱片公司高管就知道一个小镇 DJ 的口味有可能极大地影响唱片销量。而如今 Apple Music 的掌门人 Jimmy Iovine,正是和 Morris 一起在唱片业打拼多年的好友。

Iovine 赌的是一个新瓶旧酒的未来:在苹果设备全面渗入人们娱乐生活的世界里,Beats 1 电台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音乐入口。若五年之后,美国人打开车门播放的不再是传统电台而是 Beats 1,苹果就真正重新夺回了数字音乐界的王者宝座。

这不禁令人想到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人工选歌,还是算法推荐?Apple Music 及其前身 Beats Music 都把人工选歌作为最大卖点。但业内人士都知道,任何公司都是两条腿走路,算法与人工同时进行。Morris 从 1960 年代就开始抓数据,但唱片公司的星探部门并没有因此取消。只有除了编程什么都不懂的人才会抱怨人工选歌「unscalable」,因为真正试图卖过内容的人都明白一个真理:内容永远就是 unscalable 的。Pandora 的背后有活人音乐专家为歌曲打上的千奇百怪的标签,Facebook 时间线上由算法推荐内容也在反复经由一个数百人的团队手工核查与调整。内容的「发现」和人的情绪、心理、所在地、机缘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人依然是个变量而非常量,要在内容的发现上完全取消活人干涉就是痴人说梦。

别忘了,我是在偶然走进一家实体书店时发现《How Music Got Free》的。


How Music Got Free: The End of an Industr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nd the Patient Zero of Piracy,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