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格雷姆论创业者

曾经和 Lawrence Li 聊到,如果乔布斯写博客,会是什么样子?Lawrence 的回答很有趣:「乔布斯跟 blog 这种格式根本就不兼容。从 blog 的本义来讲,它是记录性的,乔布斯对『记录』这个动作好像没有什么兴趣。」

没错,乔布斯是个向前看的人。那么,退而求其次,最好的科技博客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保罗·格雷姆也许是答案之一。他是黑客,是成功的创业者,是有自己投资主题和理念的投资者,他还专门学习过绘画。总之,这是一个拥有相对完整人生的聪明人。

他的博客呢,我经常觉得,是写给那些「不是乔布斯的人」的:我们并非天才,我们没有了不起的远见,我们没有独特的品味,我们没有 Bob Noyce 这样的人当自己的人生导师……我们会被一些小且顽固的问题挡住,而保罗·格雷姆恰好在那里。

比如,以前看他谈什么标志着一个人的成年,让我觉得受益良多:

测试之一就是看你是否还有小孩的逃避反应。当你还是个小孩时,如果让你做一件难事,你会吵着说“我做不到”,而成年人则很可能会让你松口气。作为孩子你有一个神奇按钮,当你说“我只是个孩子”是按钮就被按下,你就可以脱离困境。但是作为一个大人,你不能逃避。当然大人也可以逃避,但是他们会遭到无情的修理。

判断是否成人的另一个办法是看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反应。面对来自大的挑战,未成年人会承认大人的支配地位。如果一个大人说“这想法真烂”,小孩或者垂头丧气地爬走,或者反抗。但是反抗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不利和从属地位。大人对“这想法真烂”的反应只是看看对方,说“真的吗?你怎么会这么想?”

最近他写了一篇关于创业者标准的文章,实话实说,跟苹果无关,但我还是希望把它翻译出来:对于我们这些不是乔布斯的人,它是太好的一个指点。幸好,Mosh网的产品经理王新米(人品担保,她是个很漂亮的小姑娘)挎刀相助。

格雷姆说,好的成功者应该 be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这是很简单的英文,却是很难翻译的中文,最后我们把这个词确定为「总搞的掂」。当然,可以有更多的词去选择,比如 Lawrence 贡献了「披荆斩棘」、「昆乱不挡」,我发明了个「智计常新」,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个很普通的词,因为,我们认为格雷姆就是在描绘一个很普通的标准:遇到不同的挑战,你总能且愿意搞掂它,你就行。


总搞的掂

原文链接; 作者: Paul Graham; 译者: 王新米

不久前,我终于将好创业者的品质总结成为了四个字: 总搞的掂(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在此之前,我所做的最好的,是将其反面总结成一个词:无助(hapless)。 绝大多数词典上说无助是不幸(unlucky)的意思。但词典解释的不咋地。 一个团队,曾经击败过它的对手,却因为一个错误决定而失败的话,可以被称为不幸,但不是无助。无助意味着被动。无助者被环境击打——被动遵循规则,而不是创造规则。
 
可惜的是“无助”没有反义词,因此很难告诉创业者该以什么为目标。“别无助”跟喊口号差不多。
 
也很难将我们想要的用隐喻来表达。 最好的也许是“跑卫”(running back,橄榄球术语)。一个好的跑卫不仅仅目标明确,而且灵活。他们达阵(downfield,橄榄球的得分方式),但随时可能修改计划。
 
可惜这仅仅是一个隐喻,并且对非美国人没啥用。 “做一个跑卫”听上去比“别无助”好不了多少。
 
但最后我终于成功找到了这个品质正面说法。当时我正在一篇关于天使投资的文章,我必需解释如何寻找创业者。无助者的反面是什么样子?他们“总搞的掂”。光坚持是不够的,除了在极少数几近无趣领域,仅凭坚持无足成事。在任何有趣的领域,困难总是出人意料。这意味着你不能光犁地,因为你一开始不知道这地有多硬;你不知道你是在犁过一块泡沫还是花岗岩。 因此你必须总搞的掂麻烦。你必须总有新意。
 
所以,成为一个总搞的掂的人。
 
听上去不错,但它是一个普适的成功方式吗?我不这么认为。举个例说,凭这个无法在写作或绘画上取得成功。在此类事情上,成功更需要保持绝不枯竭的好奇。“总搞的掂”意味着障碍来源于外,这在创业团队很常见。但在写作和绘画中,障碍来源于内,即自身的迟钝。[注一]
 
也许在其他的领域,“总搞的掂”也是成功的秘诀。但我认为这是对一名优秀创业者最恰当且简短的描述。我怀疑是否还有更精简的版本。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观察创业者时寻找的目标,但这引出了其他问题。 比如,这种品质可传授吗?经过四年的努力,我认为是可以的,而且令人惊讶的屡试不爽。这并不适于所有人,但对不少人有效。 [注二] 有些人天生被动消沉,但另外些人则有搞掂一切的潜质,只需要引导他们发挥出来。
 
对于仍迷信于某些权威的年轻人来说,尤其如此。总搞得掂绝对不是在大公司、或者大多数学校成功的秘诀。我甚至不愿意去想在大公司成功的秘诀是啥,但肯定又臭又长,包含智慧啦、服从啦、抱团之类的。
 
明确这种品质也让我们更容易回答一个人们常疑惑的问题:最多能有多少创业公司。出乎很多人想象,这里是没有一个经济学的上限的。没有理由相信新兴消费阶层的消费能力有什么上限——一定比理论上可证明的数量多。因此,也许创业公司的数量上限只应该受限于有创业潜质的人数。一些人能成为好的创业者,另一些不行。现在我们知道了成为一个好的创业者的条件,也就知道潜在创业者人数的大小。
 
这个检验标准对个人同样有效。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问问你自己是不是能搞得掂。如果你想知道是否应该招某人作为合作者,则问问他们。
 
你甚至可以战术性的使用它。如果我开了家创业公司,这句话会被我贴在镜子上。“提供人们所需”是目标,但“能搞得掂”是达成目标的方式。

注一:对于某些创业公司,“绝不枯竭的好奇”才是问题的核心。的确,在某些时候,你所做的是人类前所未至的。不幸的是,这只是大多数创业公司中很少的一部分。这对研究工作同样适用。

注二:我几乎说对于所有人都是如此,但我意识到(a)我并不知道所有人是什么样的,(b)我强迫症似的对人们改变自己的能力过于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