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未来] 重要的是更新——一种极私人的网络文学阅读视角

和所有的「书」一样,《明日报告:阅读的未来》也有目录。虽然目前我在以一种单纯而线性的方式将这些文章放出,但待文章刊载完毕后,自会在阅读的未来的专题页面将原本构思的目录结构呈现出来。

我把全书分成了五个章节,今、明两天刊登的文章出自其中的第四章「文学没有死」。尽管传媒人不愿意承认,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已经死了。相反,通常被认为在新媒介的冲击下苟延残喘的「文学」,反倒在互联网开始由开放走向封闭的当口获得了新生。热爱纸张质感与油墨香气的读书人可能看不上网络文学,但像起点中文网这样的站点,让无数人恢复了阅读虚构类作品(「看故事」)的兴致。每天盯着屏幕按 F5 企盼作者更新,反倒是一种如今罕见的纯粹阅读方式。

本文作者陆丁本科为数学专业,现为哲学博士在读,每日以阅读大量网络小说休养脑筋。陆兄文理兼修,昆乱不挡,其阅读境界非常人可比,请诸位看客切勿在家中模仿,以免心智受损。^_^ —— 编者。

我读「起点中文网」有七、八年时间,选择跟它「在一起」的理由其实是每每在变的。作为一个本职工作是研究哲学的人,戏剧化地说,读起点中文网上的小说,就是在逃避哲学。

这种逃避哲学的感慨不只属于我一个人;大凡同时接触过哲学和文学的人都会有。从柏拉图的时代开始,哲学就把诗歌当仇人看――大概算是对真理的一种败坏。接下来,世风一直日下到德里达,哲学家开始哀叹自己丧失了写小说的能力。以上是作者的态度,而我虽然「本职」要「搞」哲学,但「追赶死线」这件事我总是很难完成,可谓一种「写作不能综合症」吧。所以我只能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


读者身份的纯化

我们知道哲学学习基本上是靠对经典的阅读来进行的,讲究的是石里榨油式的概念演算活动。而到了现在这样的时代,文本其实就是一只死猪,读者必须在这些古代尸体上动手动脚,而且还必须游刃有余才算得道。其结果就是,我在任何阅读中都只能读到自己的野心。这种状态对于自诩为道德高尚的人来说不仅是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非常无聊。所以我需要一些新鲜的。起点中文网上的那些小说,好像更能够纯化我作为读者的身份,并多少摆脱那种哲学式的阅读习惯,这对保持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

这种「新鲜」的感受并不一定来自题材或写法,而更多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接收到的信息来自于「非我」(他者),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经典作品永远是和经典作者(的签名)联系在一起,相反,网络小说,虽然也有「著名作者」或者类似于品牌效应的作者 ID,但从根本上说,是不会有人在乎他今天看到的东西是谁写的、出自谁的手笔。恰恰是这种作者制度崩溃之后,「他者」才得以出现。

在我看来,这个机制跟典型的所谓「民间文学」传统是同构的。匿名作者的写作反而能够提供某种异质性的文本。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匿名作者不会激活读者身上的那个「self-identification」(自我体认)的机制,也就是阐释学那个著名的「抛出-落回」的奇怪机制。那么当作者匿名的时候,读者本应通过作者的「自我」而产生的那种对他自己的自我认同和建构也就没有了着落。这个时候,你就只能「let it be」了。

事实上,这也是现在的我看不进所谓的「纯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原因。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学青年,我也有过按照文学史清单扫荡经典作品的过往。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经历就阅读体验来说,与阅读哲学文本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这是最让人无奈的。

当然,匿名作者的这种异质性的「侵入」,也需要一个吸收的过程。你得慢慢学会允许这种异质性的东西上身,逐步接受它。我一开始接受不了同人作品,总觉得是狗尾续貂,更不用说那种故事接龙了。就像每个有文本洁癖的人一样,当年我也无比期待金庸大师把《天龙八部》里面那些让倪匡大师代班完成的部分收回重写,后来这种冲动就一点没有了。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就跟上街买菜一样,有得吃就是福分,是谁写的其实不必太在乎――这是自己阅读时一种渐变的习惯。


文学还可以怎么读?

正是这种很粗鄙的状态,解释了我对于起点中文网不甚优雅的阅读体验的态度。虽说好的东西人人喜欢,但是至少就我来说,好坏其实一点都不重要。读网络小说这么多年,我学会了一套与作为艺术的文学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评价标准。那就是常规的人物、文字、结构等这些因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更新:稳定的、迅速的更新,还有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的更新时段和频率(是每天上午更新、一天两次、一次 3 KB?还是每天凌晨更新、一天一次、一次 6 KB?)。这样一种读者――有了这些更重要的关于更新的需求――还有可能去讲究不同屏幕阅读方式之间的优劣吗?只要晶状体和睫状肌还能忍,这些差别就都不构成有意义的差别。

当然会有人质疑,这只不过是一种饥渴的表现:饿急了当然捡到盆里就都是菜了;如果没那么饿,人总会讲究起来的――这当然也是道理,但问题是人每天都会饿,饥渴状态是会时刻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的。

我认为现在习惯的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有着根本的差别。现在的作为艺术的文学,是被哲学招安了的文学,义无反顾地要做真理的载体。先不讨论这可不可能、哲学认不认这帐(被艺术承载的真理,作为一个本职搞哲学的人,我认为,绝对是被败坏了的真理),至少真理这种东西是排它的,而且一个真理如果不是永恒,至少要说服一个时代。但是网络小说就是摆明了车马的扯淡,无论是 YY 还是穿越,都是从情节设定上就不跟真理较劲的东西。它甚至都懒得说自己是「戏说」。因为它跟历史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它并不因此就是虚无的,恰恰相反,它的实在性就跟我们每日的粮食那么凿实,那么 solid,这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受哲学传统影响的人,喜欢把「消费性」当成是虚无的同义词,至少是近义词。如果不虚无指的是持存时间的长短的话,这种理解并非一点道理没有。但问题恰恰在于,真正的现实性反而是存在于这种一点都不持存的东西上面的。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至少在我看来,人其实仍然是一种动物,跟别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是在每天重复自己。换言之,他只能每天重复自己。但人与动物有一个区别,人需要有一个东西告诉他这种重复是「有意义的」。他需要一个故事,然后把自己放在这个故事里,获得意义。因此,人不需要这个故事一定有作者,事实上,有作者这件事反而会破坏这个故事完成它的功能――读者都假装自己是作者了,有作者之后他便无法假装自己是、或类似于故事里的主人公。

另一方面,那些最让人信服的东西,是你根本不会去考虑「要不要相信」这个问题的那些事情,哪怕开始的时候它是作为玩笑或者扯淡出现的。人们不考虑相信的前提是因为那些东西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由不得你不信――你的怀疑机制根本就来不及启动。可是这种东西,恰恰是得在那种虚无状态中才能存在了。一旦确凿,它就有把柄了。简单来说,它就是属于生活的,而不是「行动――阅读」这种奇怪的两分法中的一元。更重要的是,正因为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扯淡,所以它本身也是需要每天重复讲述的。一天不讲,反而虚无了,你反而慌了。

这就又用到了那个比喻――跟吃饭是完全一样的道理:你知道你得吃饭,所以你每天都吃饭。说到底,进食有时候是因为恐惧,而不是因为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