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左右,美国风险投资公司 Y Combinator 启动了一个名叫「RFS」的计划。RFS 全称为 Request for Startups(寻找创业者),Y Combinator 会根据自己看到的市场空缺,在网站上公开向全球创业者「出题」。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自己本身都曾是黑客和创业者(例如 Paul Graham),故较能从产品的角度思考。RFS 的每一道题目都有一定的暗示性,反映出 Y Combinator 对该领域未来走向的判断。
我当时正在为「阅读的未来」专题组稿,眼见 RFS 的第一道题目就是「新闻的未来」,心想机不可失,赶紧将它译成中文,发给我认识的一些新闻人和互联网人,请教他们的看法。在中国,同时在思考新闻的未来与互联网 / 技术的未来的人并不多见(这里有一个),如果你是其中之一,欢迎用电邮(talk at apple4.us)、Twitter 或留言就这一问题发表高见。—— 编者
问题: 新闻的未来
报纸和杂志有麻烦了。我们认为它们中的大部分会完蛋,因为我们基本已经知道它们的取代者会是谁。新的模式会和当前的新闻模式迥然相异,报纸和杂志根本赶不上。
但报纸和杂志所做的事情也并非人们不需要的,至少不完全是。没有内容,聚合又有何用?那么,未来的内容网站会是什么样子?你怎么从中赚钱?这些问题其实是紧密联系的――印刷媒体肇始之初也是如此。报纸和杂志会完蛋的原因在于它们所做的事情和它们赚钱的方法已经没有关系了。事实上,大部分记者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新闻」这一概念并非宙斯神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二十世纪一种很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直接结果(尽管这一模式处于衰落当中)。
如果让你忘掉既定的「新闻」概念,不把赚钱仅仅当成附带的结果,而是从「如何赚钱」出发去做一个经营内容的网站,它会是什么样子?记住,传统媒体当年就是这么干的。
(这里的好消息是,我们认为写作质量其实会越来越高。)
申请研发这个题目的小组应该包括至少一位能够就任何题目进行快速、高质量写作的成员,一位或多位精于统计学、数据挖掘、应对巨大网站流量的程序员,以及一位有一定竞争力的平面设计师。当然,也有兼具以上能力的人,事实上我们更欢迎这种人。谷歌前员工会是很好的申请人。
答题人:叶南,《华夏地理》主编
「从『如何赚钱』出发去做一个经营内容的网站」,可能性有很多,但既然题目限定在「新闻的未来」,在线销售武学秘笈或者自制毛片显然就无法赢得该公司天文数字的投资。
暂且假定我知道这个洋忽悠问的是什么――新闻报道永远是有价值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我为之付费的那些信息是我真正想知道的。这个问题的难处在于,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想知道什么,「我」只是想确保:「别人」都知道的――因而是重要的――那些事情「我」也知道。网络的出现破坏了纸媒一直维持的假象,即印在新闻纸上的,都是重要的,都是你必须知道的。
在此意义上,搜索引擎已经部分地取代了纸媒,美中不足的是,搜索引擎还不具有为一切事物作评价和排名的能力(从而更为直观地揭示那些「别人」都知道的事物),我认为将来会有,而这里面有无数的钱,甚至还可能孕育着未来的公共空间。
但还有一些事情的重要性是已知的,即那些与明确的利益/兴趣相关的信息。比如财经新闻。这些内容的提供商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继续维持过去的生产方式(放弃纸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它改变的只是流通方式)。它们其实是其报道对象的一部分,因为需要了解这类内容的人主要是该领域的内部人士。还有一些领域本身正在被新技术所改变,比如娱乐业,因而娱乐纸媒虽然有明确的利益相关群体,其形态也在发生剧烈的改变。
总的来说,我不相信所谓「基本已经知道[报纸和杂志]的取代者会是谁」之类的鬼话。报纸和杂志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还是表达方法,公共空间,价值系统,生态系统,等等。当报纸和杂志分崩离析,取代它们的一定是一系列新事物,这些新事物中有许多跟新闻根本扯不上;从另一方面看,报纸和杂志的许多要素则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
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能够就任何题目进行快速、高质量写作」的人。
答题人:李劳,搜狐文化主编
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信息与新闻的区别。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为新闻付费,而大部分的新闻也根本不值得我们为之付费,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根本不需要新闻。这个说法听上去也许很奇怪,但新闻的确是媒体工业培育出来的需求。在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相较新闻,普通人更中意娱乐。很多人在做这个生意――选秀和网游,让人们乐此不疲,新的娱乐形式将淘汰纸媒体上的娱乐资讯。
那究竟什么样的人有消费「新闻」的需求?专业人士。他们的日常工作需要细致了解某个领域的信息与新闻,所以会有专门的新闻费用预算(无论支出由公司还是自己承担)。
沿着这个思路,这样的专业新闻站点首先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将本领域的专业人士笼络其中,又有自己的核心团队提供智慧支援。此外,他们还应悟到将新闻与信息深度结合的奥妙。在精编新闻里,可能存在延展阅读需要的地方都埋着超链接,统计分析与数据报表可以随时调用,甚至会员们可以就一条新闻进行交流或向驻站的专家进行简单提问。总之,新闻只是一个开始,它所引发的信息与信息处理的需求才是用户值得付费的地方。而专业网站点可以提供这种一对多的信息深度处理的服务。
盈利模式是会员收费,网站同是也是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以新闻的传递与消化为要义,有中心,有子中心,与现在盛行的SNS社区并不相同。
传统媒体要在新的传播体系里重塑自己的形态,网络媒体在大部分新闻与信息的呈现形态上会胜出,但这种形态的形成绝对不只是新闻或者信息的流动方式所决定的,与人类对自己未来的想象密切相关。
答题人:安替,新新闻人
今天的媒体,是整合「时效性信息的内容制作」与「产品分发」两个过程的暴利型企业,这种暴利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异的专业新闻人。但是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这种盈利模式不可能继续。
从内容制作端来看,新闻媒体主要的产品――新闻报道,也就是美国新闻模式中的纯报道部分――的价值点在于:文字写作、消息源的稀缺性、调查整合。这就是一直以来新闻学院并不必然是优秀记者编辑主力出处的原因――并不一定要上新闻学院,才能有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而另外两个价值表现,更和新闻学院的培养关系不大。不过,由这三点构成的专业性门槛,让职业记者拥有一定的社会定位和不错的收入。
不过,在 Web2.0 阶段,消息源的稀缺性被社交媒体冲淡,职业记者越来越难保留长第一手消息。传统的新闻报道,其供应周期是以天(传统媒体时代)、半天(web1.0 网站、博客时代)计算,但 Web2.0 让消息供应达到了分钟竞争阶段。这让专业机构在垄断消息上的成本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没有利润,最终导致媒体机构意识到,必须由技术部分取代专业记者,用程序和网络平台帮助媒体公司保持消息源上面的优势。而新闻背景的Wikipedia化,也成为常态。
对消息和背景的调查整合,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这是任何 web2.0 网站都无法提供的功能。这还会造成美国式新闻模式(新闻和评论分开)的衰落。未来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核心,必然更多柔和了分析、调查、分析、图像和图表和视频。新闻行业,将不仅仅是文字写手的天下,会有更广泛的多媒体、技术工作出现。这一切的核心价值,背后除了技术之外,核心依然是「调查、整合、分析」这些专业记者才能掌握的工作,因此必须要以较高薪水吸引这样的人才。在未来,记者更是一个分析师、评论员,而更不仅仅是消息获得和事实记录着,消息和事实,会以信息流和维基百科类型知识库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再看产品发送端。一个赢利的媒体,必须和最广大的媒介终端用户群相连。如手机、电子书等等。因此 iPhone 软件和 Kindle 书都是值得期待的发展方向。而以财经媒体为开头对收费模式的尝试,必然会逐步发展出新的收费模式。
传统媒体在历史发展中,完成了从内容订阅获利到附加业务(获益)的过程。新媒体时代新介质的媒体(手机、电子书等)必然也会重复这样的过程,在传统媒体尚未死亡、新型媒体尚未站立的时候,新介质的订阅,依然是新方向主要的收入来源,等待媒介从纸质转为电子转型彻底完成,附加定制服务模式,一定会成熟,超过新介质订阅获利,使得新闻人(新闻分析师)收入增高,继续提高媒体的质量。
在这种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必须向网站学习,因为未来盈利的媒体,是两者之间的状态。一个传统媒体需要补充的是技术平台,而网站需要补充的是专业的新闻分析核心队伍。在新的时代,记者编辑会整合成新闻分析师,愈发专业,而媒体还有大量技术人员加入,帮助设计程序平台,从社会性媒体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消息源,和建立维基百科类的知识库,让新闻分析师可以专门制作更专业的新闻产品。
答题人:张安定,青年志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
新闻是可以获利的信息资源。但现在人们产生和获得信息的方式和可能性在变化。有两个方向,可以产生新的「新闻」商业模式。一个是基于大规模人群,复杂社会关系图谱网络,更为快速,实时,交互,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这是要做地球脉搏的 Twitter 正在干的事情。不过,他们还没有最好的整合和出售信息。另一个方向是超越传统的单一行业专家脑力资源,跨领域的聚合研究。
我从事的市场研究和咨询行业,目前同时稀缺快速的消费者信息整合,以及有深度的分析研究内容。我不是技术创业者。我做不了 Twitter 或者其他社交媒体,从数据分析和挖掘中挣钱。不过,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正在做一个小规模的青年文化独立研究者社群。这是一个开放的研究平台。它联接品牌,媒体和年轻人。我们在社群之中,指导和资助有兴趣的社群年轻人自行观察和研究他们自己的生活。当然品牌也可以给与社群资助,输入研究请求。这个社群试图更快速有效的产生行业稀缺的相对高质量的,值钱的信息。独立研究者产生的内容,会被青年志输出到媒体,各种研究报告和研究项目。也就是,它的目标是挣钱。
答题人:黄继新,创新工场分析师(答题时为搜狐财经频道主编)
今天的报纸杂志要完蛋,最大的原因是成本。
一套设计精妙、跟踪快速、能在影响力最大化和废刊量最小化之间找到平衡的的发行体系,如工蜂一般成群出动的勤奋的派送员,印刷每一份报纸或杂志所需的大量纸张和油墨,以及印刷时开动的巨大机器的购置、维修、耗电量和人力维护……
这些费用有多大呢?根据美国穆迪公司的报告,不产生收入的印刷和发行环节的成本,占一份报纸总体运营成本的 83%-84%,剩下的才是内容创造和广告销售这两个重要部门的费用。
中国没有人做类似的行业统计,但可以看看一个中国领先的杂志出版集团(请姑且让我隐去其名字)的情况。这个集团的主刊,售价是 7 元,但光其印刷成本就高达 15 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将其从深圳印刷厂运载至北京上海、再分销到每个报亭的费用。
是的,这一切都会在互联网时代不复存在。一篇文章,无需进入上述的一切环节,编辑只要点「发表」按钮,它便自动出现在用户的生活中──或者书房电脑上、或者办公室桌面机上、或者上网本上,或者手机上。互联网完全取代了内容传播的实体环节。在今天,下载和阅读一份完整的报纸杂志电子版所需的硬盘空间、带宽和 CPU,价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它仍在按着摩尔定律递减。
但不幸的是,精美地设计和印刷在纸质页面上的广告,是整个报纸杂志的生命线。广告页面数量在整份报纸或杂志上的比例一旦递减,就会威胁到内容创造部门的生存。而这正是目前全球媒体业所处的焦虑困境。
互联网解决了报纸杂志的内容传播成本,却没有解决收入问题。谷歌试图帮助《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在线广告收入能撑起整份刊物,但抱歉,目前它们还做不到。也许我们希望某个金主──比如默多克先生──能先出钱养活这些媒体,在负收益的情况下担起内容创造的成本,直到聪明人想到更好的办法,或者这个金主不堪其负而放弃。
目前看来,优秀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获取收入的途径,只有有偿提供内容(每篇文章单独定价,或者订阅制),以及免费提供内容、通过广告(在线或者嵌入内容)这两种方式。
但是,请等一等。未来的模式,和以往有区别吗?事实上,在传统媒体时代,内容本身就是负成本提供的,全世界也只有在中国才有仅靠发行就可以盈利的媒体,即便如此,它们在中国也是极少数。媒体向来是负成本运营,只是向广告主允诺了高质量的曝光率,才能通过广告收入填补了这个成本沟豁,并获得额外收益。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区别,不过是负成本多少而已。此外,即使在未来,当旧媒体全部覆灭时,仍然需要有人提供高质量的、充满人性关怀和理性思考的内容,这些东西依旧需要成本来维持。
算一下吧,培养一个优秀的记者要花多少钱?留住一个能把每页文章(或者每个网页)都设计得精美性感的美术编辑要花多少钱?做一篇为时三月、旨在改变现有福利制度的调查性报道,需要投入多少人力、报销多少交通费?建立一个聪明、高效、彼此信任、反应快速、思维敏捷、文字优美、价值观一致的编辑团队,需要多少年?
因此,如果传统媒体不能解决高昂人力成本的问题,那么新媒体同样不能解决。目前的新媒体,新闻网站也好,资讯类博客也好,都还没有一家真正承担了旧媒体的使命和重任,以及与之捆绑的人力成本和智力门槛。即便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未来似乎站在新媒体这边,但这个市场远不够大到足够养活庞大的、高质量同时也高成本的内容创作人群。
所以,我们只能在「大」上面动手。
以往,媒体,更准确说是大众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中间层,它的内生属性之一是,它无法准确地定位其单个用户,他们的阅读和发行对象必然是按群体来考量的,并且群体成员之间还不能在地理上相距太远,否则投入在印刷和发行上的固定成本就要成倍增加。换言之,媒体越面向大众,将内容提供给最有效用的阅读者的成本就越高,抵达他们就越难。事实上,这一直是媒体的生存悖论,只是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没有人破坏这个平衡罢了。
与此同时,和传统唱片业日渐衰落的 CD 一样,一份报纸和杂志不过是打包销售的产物。它让你为了一两篇新闻(或者一两首歌)而去购买整份刊物(或整张专辑唱片),而且数十年的发展已为消费者建立起了这样的消费习惯。但互联网打破了这一切,信息被拆成了最小的块,并且以小块传输,单篇文章和单首歌就可以下载,无需其他不想要的部分,而新的消费者则毫无障碍地拥抱了这一内容消费模式。
唱片业和新闻业一样,都是只有从通过复杂、庞大、成本高昂的发行之中,交付打包的产品,才能实现收益,只是一个是直接一个是间接。但无论唱片业如何试图抵抗,最后都无济于事,只能接受和适应打包销售时代的终结。那么,传媒业是否也应该学会这点?
因此,我相信,新的传媒形态也许会有很多变化,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内容可以分散地提供,模式有一点类似四格漫画的辛迪加。但这就带来了诸多可能性,小型的媒体机构会丛生,人数不多,但能提供某一领域里的独到分析评论或最前沿的观察。这颇为类似好莱坞的制片团队机制,但与小制片团队只能依赖大电影公司提供发行的机制不同的是,小型媒体机构们既可以自己发行,也可以授权在一个更大的发行平台上。这样的平台,既可能是苹果 App Store 类控制了大量终端的封闭发行渠道,也可以是某一个提供了最好的掌上阅读体验的手机软件,同时也可以作为附加价值授权给其他内容提供商,和其他服务捆绑销售。
同样地,小型媒体机构仍然可以进行免费授权,只通过广告来获利,这个模式即与谷歌无异。网站或者软件中嵌进了谷歌提供的免费服务,同时也接受里面带着谷歌顺带手植入的广告。小型媒体机构提供的内容产品,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你免费使用,里面捆绑广告;或者你付费使用,我给你无广告的版本。小型媒体机构需要做到的,就是能够随意组合自己的内容产品,像鸡尾酒调酒师那样去满足细分领域中的不同口味。
当然,不能忘记,这一切的前提仍然是小型媒体机构能够提供优质的内容,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一定数量的读者群,才可能有上述发展。内容为王,无论形式怎么改变,这一点都是始终不移的――只是什么样的内容才是读者需要的内容,这个需要针对性的判断。
最后需要说的是,大型的传媒机构仍然不会彻底灭迹。他们会变得数量稀少,但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还有很多有价值、但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的新闻报道工作,总得有人来做,因为人们对这种内容有需求。
答题人:魏寒枫,《东方企业家》执行主编
让内容回归到商品的属性,一如电影、电视、艺术品一样,阅读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付出代价。提供更深入更长篇更精致更有观点的文章产品,以抗衡没有价值的浩如烟海的山寨性质新闻产品。作为媒体从业者,可能死去的是平面媒体拥有者和平面媒体编辑,但文章产品从来不死,相反,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网络的兴趣,很多好作家、好文章解放了生产力,被更多人争抢,创造了更大的财富。在我了解中,体育评论人李承鹏、盛大文学网、很多奇幻小说作家、财经网,都是这样的正面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