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文引号的话题这两天在知乎上又火爆起来了。夏晓昊君对于提问时引号使用规范的发问,引发了热烈一词不足以形容的盛况。这场争论最终以知乎团队强制要求提问时使用直角引号(「」和『』)收尾。显然,讨厌这个结果的人远远多于喜欢的。
我一直主张使用直角引号,甚至还专门写过文章。由于标点符号是一般人不会关心的领域,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会对它有兴趣。
我的工作是做电子书。我们做的电子书支持 iOS 和 Android。最初做 iOS 版时,我们发现 iOS 系统中内建的简体中文字体只有一种,质素并不出众,于是买了一套专门的字体,将这套字体文件打包到 app 里。
这带来了许多不便。中文字体文件的体积是西文字体文件的数倍,而一旦读者开启了我们的 app,字体文件有多大就要占据多大的内存空间。随着移动设备的内存不断增加,这一问题的影响在未来会越来越小。但在当时还是带来了额外的开发成本。此外,字体的授权费也是真金白银。不过我们还是选择付出这些代价,因为想让大家尽可能开心地阅读。
背后的问题是:为什么 iOS 系统里面只有一种简体中文字体?而且还是黑体?走进任何一家纸质书店,我们会发现大部分书的正文均以宋体排印。而 iOS 系统直到如今(iOS 6.0.1)都只有「华文黑体」这一套简中字体供开发者使用。相比之下,日文的待遇就好得多。从 iOS 3 开始,系统就预装了一套日文黑体(日人称之为 Gothic 体)和一套日文宋体(日人称之为「明朝体」)。换言之,日本的电子书开发者可以自由使用这两种字体,与此相关的开发成本大大减少。
我不知道苹果为什么不更早将宋体纳入 iOS 系统中。在 iOS 5 的某个版本里已经出现了新的三套中文字体:一为宋、一为楷、一为仿宋。不过这三套字体至今都未正式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例如我们)使用。或许苹果认为这些字体还未臻成熟,或许有其它原因,此处不去揣测。
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国家的字体业越发达,高品质的字体越多,作为外国公司(例如苹果)的选择也越多。中文字体设计远远落后于日本,为不争之事实。若我们作为中国人希望未来有更好的中文字体可用,唯一办法是自己做出一套套更好的中文字体。
标点也是一样。
字体设计与字体排印(typography)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此二领域在中国的共性即为「落后」。我们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但,设计师社群对于中文排版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对日本排版之典雅高超羡慕非常。显然,大家对现状并不满意。
对于不满意的事情,抱怨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必须身体力行。对于标点、字体、排版规则,我们可以且应该重新思考,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很多人在这样做了。例如我们看到字体设计师厉向晨先生坚持在中文里使用半角标点以及英文句号(.),也看到网上各处都有网页中文竖排的努力。这些实验性的尝试不一定合乎每个人的口味,但对它们报以讥讽、嘲笑、犬儒的态度,显然无益于中文字体与中文字体排印的进步。
在知乎的讨论里我注意到一种观点:对通行规范的改变应采取由上至下的方式进行。即,主张使用直角引号者,应先试图与制定标点符号标准的国家机构沟通,尝试改变他们的看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罔顾国家标准,直接在民间的某个社群中强制执行自己的标准。
这种论点让我想起了技术圈的另一场圣战:浏览器标准之战。一个方框、一个按钮,在每个浏览器里长什么样,苹果(Safari), Mozilla (Firefox), 谷歌(Chrome), 微软(IE)各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一个叫 W3C 的组织则负责统一想法,制定标准,以期各家遵守。但 W3C 的问题跟所有标准化组织一样:慢。商业世界不等人,上述几家公司都各行其道,搞得网页开发者苦不堪言,但也无可奈何。
或许知乎今日对直角引号的强制执行可以比之于那些只能在某家浏览器里正确显示的 CSS 属性。所幸知乎上的问答并非商业行为,没有利益纠葛。用户不喜欢,大不了不来就是。若真的发生大面积用户流失,知乎或许自会调整规定,恢复使用中国大陆的引号标准,此为后话。
但我赞同知乎的这一做法,因为中文字体与中文字体排印正处在不破不立的局面。我在《中文字体及其它》一文中写过:
在今天,中文字体领域没有真正的专家──只要愿意认真参与讨论的人都是专家。平面设计师群体、前端设计师 / 工程师群体、程序员群体、字体设计师群体、中文 TeX 群体和出版界都应该参与这一过程,所有的成见都应抹除。引号该用哪种?段首缩进应该是一格还是两格?行末标点应该外挂还是内缩?齐头尾时应该仅仅压缩标点,还是可以调整字间距?中文 web font 怎么办?程序员群体在这件事上能做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在摒弃现有假定的前提下公开讨论。若仅仅因为中国大陆的官方标准的存在就放弃了实验的可能性,我认为是可惜的。
除了望着优秀的日文字体流口水,我们应该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