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未满

以下是我在4月初试用过 Sony Vaio P 之后为《环球企业家》写的一篇评测文章。我从来没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就一个用户的角度猜测一下,在笔记本和手机之间是否还有其他设备的生存空间。

Sony Vaio P.JPG

2009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引发轰动效应的产品只有两款:索尼的超小笔记本 Vaio P 和奔迈公司的手机 Palm Pre。后者至今只闻楼梯响,而前者则于4月登录中国市场。

即使距离今年1月在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粉墨登场已经过去了3个月,当我们拿到这款黑色的试用产品时,绝大多数人仍流露出巨大的好奇与热情:这台身材骨感、涂以深沉钢琴漆的 Vaio P 称得上优雅,而这在一向以外表平庸著称的 PC 业实属稀罕。必须承认,每 365 天里,这种能在第一眼让人感觉到魅力的电子产品不过一掌之数。

鉴于人们早已能在网络上看到大量的评测报告,在试用这款产品时,我所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它能否成为一个单独的市场区隔?或者把这个问题分为两个层面。浅白的是:这种定价较常规上网本昂贵一倍有余的高端产品,值得买吗?(非常有趣的一个背景:即使乔布斯声称苹果不擅长 800 美元以下的电脑产品,外界仍期待其推出一款上网本。)稍微复杂的是:人们常说,或者笔记本产业被上网本消化,或者上网本逐渐被智能手机取代,未来还会有中间地带吗?

有趣的是,比较容易得出结论的是后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在单位使用 PC,在家使用 Macbook,并频繁使用 iPhone 上网的电脑及网络重度使用者,在使用 Vaio P 之后我倾向于相信,自己还可以有另一部设备接入网络。

这种需求是可以被描述的:下班后或周末等非公务时间,你可能仍想挂在即时通讯软件上、播放音乐、有一搭无一搭看一看新闻或社交网站。想想一下,一台无线联网的电脑放在那里,你可以去收拾房间,可以去看书,可以去看电视,只在你需要的时候拿它起来看看。虽然这些功能传统的电脑与智能手机均可实现,但这两种产品与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契约”:你需要相对投入的端坐在 PC 前,而且不能太频繁走开;而手机受限于屏幕、输入能力及电池,仍不可能实现这种需求。这种对主流电脑需求的补充虽然看上去有些奢侈,但想想很多家庭可以接受买两辆甚至更多的车,一部工作用电脑之外的补充并非是不可承受的。

当然,以上这些对市场空间的猜测,你在关于上网本、 MID(移动网络设备)或 UMPC (超便携个人电脑)的报道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到,但 Vaio P 让我看到的,其实跟它们试图呈现的未来并不相同:它的屏幕和键盘应该跟手机有显著的差别,而它的整体形态又应该比笔记本乃至上网本明确差异化——那种让你看上去、用上去都可以当作生活而非工作一部分的产品。

那么,Vaio P 是这样一款产品吗?一定程度上,它是的。它绝对不是那种你在撰写文件或撰写幻灯片时愿意使用的电脑:屏幕太窄,虽然高分辨率的屏幕可以完整的显示网页和文件,但 8 寸屏还是先天的挑战了绝大多数人伏案工作时的视觉需求。但刻意为之的窄,以及布局妥帖的全键盘,的确把它跟上网本及手机区隔了出来。

但坦率的说,当前这代 Vaio P 并不足以成为一个新趋势的引爆者。大方向上,它比那些逐渐把上网本做成廉价笔记本的厂商们更勇敢、也更有品位,但细节上,还有太多工作有待补足。虽然目前人们经常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开关机速度慢或许可以随着操作系统的改变而改善,但索尼或许真正需要研究的,是怎么系统性的把一些不必要的“阻力”减去。以我个人的体验,因为屏幕小且精度高,每个页面的字都偏小,我每打开一个新页面都必须使用快捷键调整字号。另一个问题是指点杆,它或许过于灵敏了,经常在不经意间,触动一个并非你希望的页面。第三个问题是,因为屏幕偏窄,每个页面都需要大量的上下滑动,颇不方便——对于一个习惯了在 Macbook 上使用两根手指在触摸板上移动页面,或在 iPhone 上使用多触点功能缩放页面的人,索尼提供的方法都太传统而不便捷了。

以上这三个问题都属于每次浪费用户一秒,积少成多便会成为负面评判的细节。虽然仍有人在批评索尼的软件能力,但我反而觉得,它可以在用户体验上下更多功夫。否则,一个由其率先窥见的市场又可能被后发者夺走。

(感谢-2、黄继新和胡宁三位对本文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