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者、艺术家、异端及麦金塔

1.
v_bush.png
1945 年 7 月, 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As We May Think 的文章。今天,你在网络上还能找到

过去几年里,作为美国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的创始人,万尼瓦尔·布什一直忙于组织上千名科学家研究军事科技。但此时二战即将结束,他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接下来科学家们该做什么了?」

他的答案是,未来的科技方向应该是提升存储及传播全部人类知识的物理能力。更清晰点说,改善信息的存储、处理和检索能力。如果勉强一点,把布什这篇畅想之作里的点子全部提炼出来,你会发现,他预言了太多事情:个人电脑、万维网甚至一种类似维基百科的在线百科全书……

当然,这种预言是不算数的,就像科幻小说作家一天到晚写宇宙飞行,赛博空间,并不代表他们在撬动历史前进的齿轮,他们只是预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可能。如果说万尼瓦尔·布什这篇文章有何伟大之处,我想仍在于其立意,在麦金塔电脑诞生 39 年之前,谷歌诞生 53 年前,在那个战争持久的年代,他在思考,未来的科技方向应该是提升存储及传播全部人类知识的物理能力。

这让日后的盖茨们、乔布斯们、拉里和谢尔盖们的努力不是无本之木。

2.
d_engelbart.png
As We May Think 发表后一个月,广岛和长崎两枚原子弹被投放。这不仅让日本进入了战败的终局,也让一名身处菲律宾莱特岛的20岁海军雷达兵的人生迎来了改变。

他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正无所事事等待回国,于是有天去图书馆,看到了万尼瓦尔·布什的文章。

影响?或许有,但绝对不像原子弹一样瞬间摧枯拉朽。二战结束的五年里,恩格尔巴特去日后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从事风洞研究,并与一名同事结婚。但突然有一天,他觉得这生活并非他想要的。倒并非中年危机,但他用了好几周时间思考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他对自己说:与其解决某一种具体的问题,不如找到一种解决许多问题的方法——这时,他想到了多年前在《大西洋月刊》上看到的那篇文章。

辞去工作,恩格尔巴特辗转多处,最终去到了硅谷。1960年代,他一直在研究一种可以用机械追踪人类指令的机器。这东东的第一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说过,叫「 X-Y 定位器」,第二个名字你则应该知道,它叫「鼠标」。

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的地方,是施乐公司在硅谷的研发中心,人称 Xerox PARC斯坦佛大学研究院。当时那里号称群雄汇聚,关于恩格尔巴特及 Xerox PARC 的故事,最可参考的是一本名为《Tools for Thought》的书,由霍华德·莱茵哥德(Howard Rheingold)撰写。仅从书名看,不难感觉到它和万尼瓦尔·布什的文章是多么一脉相承。

3.
kay.gif
在 Xerox PARC(施乐帕洛奥托研究中心)那一干英豪中,有个至今仍在科技圈闻名遐迩的人物, 名叫艾伦·凯(Alan Kay)。

关于这位兄弟,我们曾编译过一段漫画,并如此介绍过他:「他可能是苹果公司拥有过的另一部“名言机器”,当然了,他是图形界面的发明人之一,是 Knowledge Navigator 这段影片的主创者,也是对象编程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图灵奖得主。」

做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如果说 As We May Think 是一套少林入门心法, 艾伦·凯就是黄药师之类的人物:学问无双,悟性极高,不过,没正经完成过什么。

就说他对科技的理解吧。有这么两句话。

第一句,是他看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体》一书时,看到那句「媒介即信息」时若有所悟,20 年后在撰写《人机交互的艺术》时写道:

电脑即媒介!我以前总把它当作一个工具,一个载体——这是个很弱的想法。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如果个人电脑是一个真的新媒介,则对它的使用将会彻底改变一整个文明的思考范式。
第二句不知出自何处:

就像任何事物都是被媒介联系而成的,无论是一座大教堂、一个细菌、一首十四行诗、一段赋格或一个文字处理软件,结构都大于材质。理解粘土并不等于理解了壶。对一尊壶更好的欣赏,可以来源于对其创造者和使用者的更多理解,以及对他们对于将意义注入物体及从形式中释放意义的两种需求的理解。
某种意义上, 艾伦·凯是那个在科学和艺术之间的鸿沟上架桥的人。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对科技的理解,他会去研究人机交互、去构思图形界面和可以让儿童使用的笔记本电脑。

4.
stevejobs1975.jpg
想想看,从万尼瓦尔·布什高瞻远瞩科学家们应该将雄心设定为存储、处理人类的全部信息,到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发明那条拖着长长尾巴的理解人类指令的定位装置,到艾伦·凯意识到「电脑即媒介!」,足足用了 30 年。

然后,一个留着长发、哼唱着甲壳虫、光脚乱跑、不爱洗澡的小子闯入了这大雅之堂。

1979 年 12 月,史蒂夫·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另外七人代表走进了 Xerox PARC,在那里,他看到了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和鼠标。他看到了未来。

我相信,这是乔布斯一生中可以排入前三位的最关键时刻。在此之前,他是个对电脑有巨大热情但对技术、产品均缺乏足够理解的嬉皮,但在那一刻,乔布斯被点破了一层窗户纸。他身体里那些蠢蠢欲动的因子从此被激活了,他曾经学过的东西,比如设计知识、建筑知识、字体知识,以及他与生俱来的执着、不安于室与舌灿兰花,和那些属于未来的科技融合到了一起。

就像少了条胳膊的杨过爬上了独孤求败的「剑冢」,一瞬间,在美国科技业累积了 35 年的力量被注入到一个人的身体里。

5.
groupphoto.jpg
别试图抹杀历史,麦金塔电脑从来不是乔布斯一个人打造的。

可以被写入这光荣榜的人太多:杰夫·拉斯金、比尔·阿特金森、伯瑞尔·史密斯、安迪·赫兹菲尔德、苏珊·卡尔、杰瑞·曼努克、迈克·伯伊奇、克里斯·埃斯宾诺莎……

你可以说,当他们为一台名叫麦金塔的电脑疯狂工作时,真正的「个人电脑革命」还没有开始。甚至,你可以说,他们是一群艺术家。

“文字和图片之间的疆界破碎了。在此之前,艺术的世界是个神圣俱乐部。就像美好的瓷器。现在,它变成了日用品。我们把它做的太适于创作了,人们再没有借口不去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比尔·阿特金森说,这是 1983 年底。

“我们并不是在享用自己种植的粮食,我们穿着别人做好的衣服。我们讲着别人发明的预言,我们使着别人创造的数学。我想说的是,我们一直在享用。因此,创造一点什么去回馈全人类的经验和知识,是非常带劲的一种感觉。”乔布斯说,也是在 1983 年。

思考、创造。

1984 年 1 月 24 日,这两个词成为了一台电脑的灵魂。这个有了灵魂的躯壳微笑着说: hello world!

6.

有时想想很惭愧。当我们很多人拥有一台、两台电脑,每天使用着那个叫 MacBook 的麦金塔的重孙、时不时把玩着那个叫 iPhone 的麦金塔的旁系亲戚,我们真的更聪明了吗?我们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创造了吗?

天晓得。

25 年前辛劳而让人近乎崩溃的创造过程在今天成了传说,只在这样的特殊时日被纪念一下——看到今年看到中国大量的网站在让年轻人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并消费,真像一种历史的退步。

不久前,乔布斯谈到麦金塔诞生 25 周年时,非常绝情的说:「你必须关注前方。」

这句话我思考良久。这让我想起在大峡谷看到的那些风化、冲击而成的遗迹,大自然的力量是最强悍的:创造一切,但不留情面的毁灭它们,继续创造——创造者永远是创造者。

在这里,我代表 Apple4us 全体仝仁给我们的所有读者拜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中有更多人有宏大的梦想、优美的思考、独到的创造。加油!